笔趣阁小说

笔趣阁小说>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第403章 老河口(第1页)

第403章 老河口(第1页)

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宋朝属于京西南路。

(千年古均州城早已经“沉睡”多年。)

赵昺、赵与珞率领的大宋西路军数万将士在毫无阻拦的情况下已经顺利通过此地。

乾德县,秦代时期称酂县,唐朝为酂州,宋神宗时期改为光化县,有“光大王化”之意。即后世的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此地同样属于京西南路。

老河口——汉江上重要的渡口,是鄂西北重要的战略要地,鄂、豫、陕、川四省交界,水路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向西北可达陕西,向北直达河南南阳地区,向西南可通往四川,向南可达鄂州(武汉)。

可以说此地进可攻,退可守。

宋朝水师,或者说赵昺等人归心似箭,再加上船队属于顺江而下,故而度很快。

赵昺等人站立在旗舰船头,一边欣赏着汉江两岸的风景,一边纵论天下大势。

就在君臣之间谈笑甚欢之际,但见,光化县以北马头山上突然冲下来数千元军。

“报,数千鞑子自对岸马头山袭来。”雀室内的了望手现敌情后,大声地禀报着紧急军情。

瞬间,大宋船队的警报声响起,数万宋军迅进入战斗状态。

“停船,给朕灭了这群不开眼的狗鞑子。”赵昺自然也看到情况有所变化,当即下令船队停下来,准备大干一场。

“官家,此地不宜久留,臣以为还是冲过去比较稳妥一些。”赵与珞劝说道。

由于赵昺就在船上,且鞑子并未封锁江面,仅仅是从岸上袭来,在此情形下,赵与珞觉得根本无需停船让大宋皇帝涉险。

“哈哈,兴王,朕已经很久没打仗了,正好看看儿郎们的表现。”赵昺一摆手打断了赵与珞的建议。

赵与珞听闻,苦着脸,暗道“什么叫很久没打仗了,这不是才攻克南郑不久嘛。”

赵昺认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深知这一点的赵与珞无可奈何之余只能加强护卫了。

“快快快!火炮准备!”

两艘铁甲舰上的炮塔开始旋转起来,大口径火炮对准了正在奔跑的元军。

“准备!”火炮指挥官们大声吆喝着。

火枪兵们更是枪上膛严阵以待。

宋军行动迅捷,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完成了一切准备工作,只待最高指挥官下达开火指令。

但见,驻防在光化县和马头山的鞑子们一路狂奔,跑得相当快,好像生怕错过了什么似的。

“大哥,不对劲,快,快让人把白旗扛起来啊!”

一名喘着粗气,正在往前跑的元军将领好像现了什么似的,连忙大声疾呼道。

“特么的,光顾着赶路了,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快快快,小的们快把白旗给本将军扛起来。”一名统帅模样的将领赶紧下达了命令。

仓促之间,军中的旗手赶紧把元军的旗帜一把扯了下来,随意的丢弃在地上,然后不知道从哪取出来一块白布,手忙脚乱地挂了上去。

一面看上去歪歪扭扭的白旗就这样做好了,迎风摇曳,看上去相当滑稽可笑。

“报!敌军举白旗而来。”了望手再次报告情况。

“举白旗?打信号让鞑子止步。”赵昺等人有些搞不懂这群鞑子的意图。

众人瞩目江北岸,但见原本疾驰而来的元军在此刻明显减缓。

几息之间,元军似乎在将领们的指挥下开始排队。

对,就是排队,不是布阵。

“兴王,这兴化县守将是何人?”赵昺放下望远镜,问道。

“回官家,此人乃是我朝叛将范用吉,原是均州旧将。”赵与珞道。

宋末叛将太多了,多如牛毛,数都数不过来。一个小小的均州守将投降了鞑子太正常不过了。

“兴王,你看。”赵昺指向前方,说道。

距离已经很近了,数千元军虽然手持兵器,却并没有着甲。

排好队列的元军远远地站着,一名军官模样的元军骑着快马,朝江边疾行。

“你是何人?”

战舰上,赵昺对着五花大绑的元军将领问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